云南科技管理

改革与探索

  • 金融科技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信用风险视角

    曾力;黄景慧;

    近年来,金融科技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2010—2023年中国上市A股重污染企业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讨金融科技与绿色创新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用风险在金融科技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的东部地区,金融科技推动绿色创新方面的效果相较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2025年02期 v.38;No.22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东数西算”背景下非枢纽节点城市算力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昆明为例

    王菊松;史莉桦;王卓;司海恩;

    人工智能(AI)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数字经济战略推动下,纷纷加码智算中心建设,万卡级智算基地和中心不断涌现,成为产业变革的引领者。非国家枢纽节点城市该如何融入这轮科技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昆明市给出新发展范式:依托区位、绿能供给、恒温环境等优势构建区域性特色算力枢纽,发展“算力+产业”融合创新模式。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分析总结昆明构建“政策引导—资源保障—设施完善—协同合作”四位一体发展路径,如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算力枢纽建设经验,为西部非节点城市的算力中心建设提供“昆明方案”。

    2025年02期 v.38;No.22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四链融合视域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创新与优化策略

    王帆;

    文章研究如何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协同发展,解决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技术落地难、融资压力大、人才短缺和政策支持分散等问题。文章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四链融合的培育框架:产业链整合资源定向研发,创新链驱动技术突破,资金链创新融资工具,人才链实施产教融合动态培养。研究表明,四链融合通过要素循环增值与动态适配,可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效能与产业链韧性,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提供新方向。

    2025年02期 v.38;No.22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推进昆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对策研究

    马腾;李雪;

    昆明市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人文交流、经贸往来和城市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但依然存在产业外向度不高、外贸依存度较低、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文章阐述了昆明市对外开放发展现状,分析昆明市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联动、跨境贸易、国际人才培养与引进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昆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2025年02期 v.38;No.220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管理与交流

  • 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实践及作用机制探讨

    黄祥缘;

    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文章聚焦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入剖析其在当下数字化发展浪潮中的地方实践特点和关键作用机制,包括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以及生态构建等,提出强化与多元主体合作、打造一站式转型服务、增进产业链互联互通的建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38;No.22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财会监督背景下科学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实践路径探索

    李生秋;吴玉梅;

    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财会监督工作落地见效意义重大。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要求是推动科学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现实需要,也是财会监督发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作用的重要抓手。文章剖析了目前科学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指出财会监督背景下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财会监督与全面预算管理协同效应实践路径,旨在为科学事业单位提升财会监督工作成效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38;No.22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健全科技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地方治理体系的思考——以昆明市为例

    王卓;夏云霞;王菊松;石映波;

    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已成为校外培训机构新兴类型,文章基于构建地方治理体系的视角,通过深度调研和案例分析,指出昆明市科技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监管与执行相脱节的问题以及以资金监管为代表的监管盲区,并在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生态和建立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更有效地实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2期 v.38;No.22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浅谈云岭农科110小程序在市级科技管理部门中的作用

    胡小林;李静芳;吴燕;宋小东;陈蓉;

    目的:剖析云岭农科110小程序在市级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为市级科技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提升区域农业科技管理水平。方法:分析小程序功能架构,研究其在科技资源整合、服务效能提升、决策支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并引入实际案例阐述应用效果。结果:小程序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服务效能,为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结论:云岭农科110小程序优化了市级科技管理流程,作用重大。未来将依托此平台,推动区域农业科技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2025年02期 v.38;No.22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产业创新

  • 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绩效的影响

    杨逸飞;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绩效的影响。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及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这一特殊经济主体。阐述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总结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绩效的主要影响路径和效果,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实际应用中的建议。文章的研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科研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年02期 v.38;No.22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化工产业数转智改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樊昕;胡弢;时涛;周彬;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化工产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山东作为化工大省,近年来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积极探索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文章基于山东化工产业的实践案例,探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分析其成效、挑战与对策,为其他地区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38;No.22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云南省信息光子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曾钰茗;黎晟沅;王芮;刘消寒;夏昕睿;唐敏;

    在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光子技术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性支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云南省由于经济落后,产业链不完善,在信息光子技术产业发展上仍面临着政策配套不完善、产业规模小和技术创新不足等方面的挑战。文章通过对云南省信息光子产业基础和条件的分析,总结其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通过这一高科技手段,加速云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02期 v.38;No.22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科教融合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和路径探究

    杨维;

    在科技强国战略加速落地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破解创新链与产业链“断链”难题的核心抓手。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矛盾源于传统协同范式的三重割裂:供需端的结构性错配、制度与技术的异步性脱节、路径与情境的适配性缺失。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需求牵引—能力适配—环境赋能”动态协同模型,主要探讨三方面内容:其一,市场需求通过智能匹配平台反向驱动科研资源配置,重构“产业需求→政策响应→技术攻关”传导链;其二,建立多主体博弈均衡机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解析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的行为逻辑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其三,建立“区域禀赋-学科特性-技术周期”三维路径矩阵,破解工科重资产技术与社科社会价值的异质性转化壁垒。从供需匹配、主体目标均衡和区域学科技术周期多个层面提出“成果沉睡”困局路径思考。

    2025年02期 v.38;No.220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汉英翻译教学成效的路径

    马惠琼;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技术革命的推进,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已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其已然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教育数字化,让英语教学、汉英翻译课堂向泛在、智慧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变。打破传统的单一地讲练教学模式,开展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翻译教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补充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连续性和无缝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助推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数字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成效。

    2025年02期 v.38;No.220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校预算绩效指标设计优化路径研究——以K大学为例

    高林怡;

    新质生产力对高校的五大职能赋予了新的高度和意义。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为一体的重要高地,具备培养未来社会栋梁、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在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出发,以K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以期为高校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在拔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2期 v.38;No.220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科技创新在行动

  • 云南旱涝异常预测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正>云南冬春季易出现大范围干旱,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云南极端旱涝事件频繁发生,对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研究云南地区旱涝的大气环流特征,水汽输送异常及其影响,对干旱强度进行检测和评估,寻找影响云南旱涝的异常信号及研究云南极端干旱发生和维持机理,建立旱涝异常的预测方法及技术,是云南区域存在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是云南气象灾害预警防御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减灾防灾工作的现实需要。

    2025年02期 v.38;No.220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磷石膏原位深度净化及其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正>项目简介磷化工产业是保障我国粮食与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湿法磷酸产业占磷化工产业的90%以上,在其加工过程中副产磷石膏约7 500万吨/年,磷石膏累计堆存量超8.3亿吨,占用大量土地,残留大量磷、氟等元素,环境风险高,已成为制约我国湿法磷化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2025年02期 v.38;No.220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马龙)成绩斐然

    <正>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马龙)(以下简称:马龙基地)于2020年4月入选,建设主体单位为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建设地点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马鸣乡,平均海拔1 975米,属低纬高原季风型气候。马龙基地总面积338.73公顷,饲养肉牛规模1 063头,自主培育肉牛品种1个、引进肉牛品种2个、地方肉牛品种1个。

    2025年02期 v.38;No.22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重大科技活动和成果

    <正>2025年3月26日,2025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招引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推动引进省外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实现两省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优质项目和创新成果在滇转化。活动促成吴中高新区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7家云南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025年02期 v.38;No.2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云南科技管理》来稿注意事项

    <正>1来稿注意事项。1)稿件应文字精练,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说服力强,一般不超过5000字(含图表)。2)文章题名要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5个字,章节标题不超过15个字。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等。)和关键词3-5个。作者项标注姓名,单位全称,省名加城市名,邮编,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2025年02期 v.38;No.22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