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力;黄景慧;
近年来,金融科技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2010—2023年中国上市A股重污染企业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讨金融科技与绿色创新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用风险在金融科技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的东部地区,金融科技推动绿色创新方面的效果相较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2025年02期 v.38;No.22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菊松;史莉桦;王卓;司海恩;
人工智能(AI)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数字经济战略推动下,纷纷加码智算中心建设,万卡级智算基地和中心不断涌现,成为产业变革的引领者。非国家枢纽节点城市该如何融入这轮科技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昆明市给出新发展范式:依托区位、绿能供给、恒温环境等优势构建区域性特色算力枢纽,发展“算力+产业”融合创新模式。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分析总结昆明构建“政策引导—资源保障—设施完善—协同合作”四位一体发展路径,如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算力枢纽建设经验,为西部非节点城市的算力中心建设提供“昆明方案”。
2025年02期 v.38;No.22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帆;
文章研究如何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协同发展,解决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技术落地难、融资压力大、人才短缺和政策支持分散等问题。文章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与困境,提出四链融合的培育框架:产业链整合资源定向研发,创新链驱动技术突破,资金链创新融资工具,人才链实施产教融合动态培养。研究表明,四链融合通过要素循环增值与动态适配,可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效能与产业链韧性,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提供新方向。
2025年02期 v.38;No.22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马腾;李雪;
昆明市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人文交流、经贸往来和城市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但依然存在产业外向度不高、外贸依存度较低、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文章阐述了昆明市对外开放发展现状,分析昆明市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联动、跨境贸易、国际人才培养与引进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昆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2025年02期 v.38;No.220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